状态
已推送
作者/预览/来源
张潇雨
Know-How分类
字数
6340
导读
💬 编者前言
在《张潇雨 100 问》开篇,我就写「为了避免字数无限膨胀,我对纯理论的部分进行了删减。纯理论的哲思也很好,只是一种取舍。」这些哲思,我放在这份精选集里。
一共收录 365 段话,内容多来自张潇雨的微博和《得意忘形》播客。筛选标准参考了微博点赞和转发数、张潇雨转发数,以及标签和内容主题的关联度,当然,少不了我的私人最爱。
我幻想读者随手翻看这些「还未被清晰定义」的短句时,会不经意间给自己种下一颗种子。可能你也想做点儿什么,但总使不上劲儿,没关系,让这些句子「冲刷你、穿过你、流经你。」
直到有一天,你接收到宇宙的信号,一切水到渠成,自然发生。
💬 编者前言
在《张潇雨 100 问》开篇,我就写「为了避免字数无限膨胀,我对纯理论的部分进行了删减。纯理论的哲思也很好,只是一种取舍。」这些哲思,我放在这份精选集里。
我幻想读者随手翻看这些「还未被清晰定义」的短句时,会不经意间给自己种下一颗种子。可能你也想做点儿什么,但总使不上劲儿,没关系,让这些句子「冲刷你、穿过你、流经你。」
直到有一天,你接收到宇宙的信号,一切水到渠成,自然发生。
Gradually, then Suddenly.——Ernest Hemingway
Takeaways
如果你还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允许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话,那么也许你还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芒格
想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最关键的环节不是什么设立远大目标、学习高效方法或者坚定自身意志,而是把这件事放在一个无可辩驳的最高优先级上——而其他所有事,不管听起来多么正确合理、多么理所应当,都要彻底围绕着这件事来运行,都要进行不可妥协的让步,都要摒弃与自我反复的讨价还价。只有做出这种程度的舍弃与牺牲,重要的结果才有可能到来。
一个人,当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的时候,知道自己无需再符合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的期待的时候,他就要进入天下无敌的境地了。
道理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了:想要打破现有的平衡态,就要对该状态做超出临界点的功。——牛顿
喜欢做一件事,和做一件事能让你暂时逃避真实的焦虑和烦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很多重大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它「被解决了」,而是它「不需要再被问了」。
我一直认为大多数人工作 3-7 年之后都值得有一个 self-caring gap year。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不妨离开常规的职场工作一年,然后:- 学习 1-2 种可以受益终身的基础技能。- 研究 2-3 个自己感兴趣或当今世界重要的议题。利用学习的基础技能,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活动制作 3–4 个「作品」,任何形式的都可以。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不只是器官类的,还有体能上的和心理上的。试着重新梳理一下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论是家人、伴侣还是朋友、甚至陌生人。最后,如果有机缘的话,感受一些神秘体验。大多数人都是沿着惯性在向前走的,停下来——哪怕仅仅是短暂地停下来——对他们来说都简直无法想象。但如果你真的愿意花一年时间做好这些事,相信我,这会是你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选择。
一年一般只能完成 1.5 件事。这里的「事」大概等同于生活主线上要做的那种相对比较大的项目或目标。0.5 约等于思考和筹备,或者想明白正好开始动手做了。如果安排得再多,精力和思考深度都达不到要求,结果也不会太好。
理想的行动策略应该是这样的:想象一下自己 5-8 年以后的主业会是什么,不准确也没关系,但现在先以一个小 10-100 倍规模的方式用业余时间做起来。
不要让曾经平庸的教育系统和糟糕的学校老师破坏了你对学习的本能热爱。日复一日地多懂一些东西,甚至有一天在没有考试和求职的压力下再回到学校,单纯地和知识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其实是无比幸福的。
我现在工作层面所有(非日常)大决策的底层逻辑都是:这件事如果失败了我会有 10% 的进步,但是万一成功了应该会带来 10 倍的回报。
比起获得你所嫉妒的人的嫉妒,更好的人生 KPI 是,赢得你所敬佩的人的敬佩。
如果成年之后学会不用酒精就能在当下放松下来的方法,你就等于发现了人生游戏的作弊码。
对于一个复杂系统,解决问题短期我们要靠「打补丁」,但长期应该多思考如何「降复杂度」和「去耦合」。如果反映在生活上,大概可能是,要先积累一个长长的行动清单,再慢慢把它变成两三条最重要的做事准则。
人啊,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最没有内心摩擦阻力的事情上来。当然,之前所有那些不甘心的探索也都是必需的功课。
最好的方法是你能坚持下去的那个方法。
一般爱说「A 的本质就是 B」的人,既不懂 A,也不懂 B,更不懂什么叫「本质」。场景举例:甲:我觉得人生的本质就是成长。乙:不好意思,说出这句话让我觉得您既不懂人生,也不懂成长,更不懂什么叫本质。
只要你努力成长,不断地超越自我,最终就一定会做上一份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工作。
这个世界上爱自己、尊重自己、认为自己配得上好的事情、应该让自己和好东西站在一起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么多年每当想到这个事实,我都觉得人生实在是太残酷了。
随着年纪见长越来越觉得,真正的自控力不是面临诱惑的时候岿然不动,而是让(不好的)诱惑根本不要出现在自己的选项里。人哪有什么意志力这种东西,短期努力一下还能勉强骗骗自己,长期来看我们都只是欲望的奴隶。
「潜移默化」是最重要的人生密码。你会是你精神交往最密切的 5 个人的平均水平。
做一个耀眼的人,不是为了灼伤别人,而是为了给周围以明亮。
你最想买的股票从不需要问别人该不该买,就像你最爱的人从不需要问你到底爱不爱 TA。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总是病怏怏的,就说明现在做的事情哪里有些不对,整个人都在对抗它。生病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沟通,身体什么都知道。
理解世界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把任何之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全都重新研究与思考一遍,并弄清楚它们运行的真正起源与机理。在这个过程中,自问的问题越基础、越显得不需要去质疑,收获往往就会越多——人为什么要每天吃三顿饭、买东西为什么要花钱、书籍和文章为什么会存在——真理通常就藏在这些大多数人想都不会想的事情里。
大概能给年轻盆友们的一个建议是,应该把「亲密关系」视为所有「关系」的一个子类去学习、探索与体验,而不要将爱情当成某种神奇的、魔法般的、超然物外的、不受客观规律所约束的东西。毕竟,最终人所有的关系都是和自己的关系。
兴趣技能类的东西,带专业人士反馈的认真练习 100 小时、200 小时 和 400 小时后会出现三次水平飞跃。
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 TA 做所有事的方式。
人生的绝大部分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重要、避免失败比取得胜利重要、忽略噪音比接受信号重要、不把一个问题视作问题,比拼命解决这个问题重要。
痛苦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凡事都要和可能发生的最好情况比」
不管想做好什么事,停止讨厌自己都是不错的第一步。
用半生的力气,反复学习着抛弃一个念头:「等我怎么怎么样了,就能去做什么和什么了。」
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都想一下,这一天有哪些事是本可以不做的。
相信大数定律。一件事哪怕只有 10% 的把握,连试 20 次之后成功率也有九成。
「谨慎地选择你的竞争对手,因为最后你们很可能变得很像。」
起初,我想拯救世界;后来,我只想改变自己;最后,我发现它们就是一件事。
一个不错的成长速度是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每三年积累的认知大致等于之前所有积累的总和。
那天和朋友聊到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的时候,我说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在找合伙人的时候,我觉得即使让 TA 当我的老板我也不介意,那这就是一个好的合伙人;在找下属的时候,你想象一下两年以后 TA 有没有可能和你平起平坐,能当你的合伙人了。如果可以的话 TA 就是一个好同事。当然这个标准更适用于小团队和公司的初创期。
这可能是我们学习很多东西的最好方法:提出假设、充分地获取信息、实地的考察、得出结论,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如真金白银)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所谓的 skin in the game。
做出好决策的秘诀往往不是让自己变得多聪明,而是尽可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正确信息,使得即使是一个笨蛋来做这个决策都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如何在 6 个月内完成你十年后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下,线性的职业规划路径已经失效,你必须跳出目前的思考框架,回归到问题本质,然后给出一个自己都觉得有点天方夜谭似的答案。
玩的时候就要玩儿透。玩儿痛快了,玩儿开心了,玩儿尽兴了,你就会特别想念干活,一工作起来简直不要太开心,写邮件看报告的时候嘴角都是上扬的。结果玩得也开心,工作效率也很高,回头一看什么也没耽误。最怕的是,玩的时候想着工作难受,工作的时候不甘心又惦记着去玩,最后啥也没干好,两头都得不偿失。人啊,得允许自己大玩特玩,然后工作就会同样顺利起来了。
你永远不需要为真实的自己感到抱歉。
工作上的那些,明明没有必要做,但还是做了,甚至尽最大的诚心做了的事情,会带你走得很远很远。
当我们在做一项相对长期的工作时,一个困扰可能是没有短周期的结果反馈,于是比较难衡量自己是否走在了正确的路上。这时,我通常会关注三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第一个,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摄入信息质量是否有提高;第二个,是世界上是否有了更多的人,在我「想和对方见面聊聊」的时候,会选择接受而不是拒绝;第三个,是自己的睡眠质量有没有维持在好的水平。
回想这些年我真正坚持下来的事情,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不需要我去坚持的。不管是写作(感谢大家看我每日话痨)、录播客(借机找嘉宾蹭饭)、打网球(并连输好多场)、管理一个 fund(支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居然还能赚钱)、看文章找资料做研究(有宅家不出门的理由了)、做朋友公司的股东(大部分时间在当啦啦队)……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更像是「玩儿」,而不是一种机械性的劳动或者工作。
这两年「解救」了我很多,也让我生活更加顺畅的一句话叫做:I have nothing to prove。既然我没什么可证明自己的,那就把手头的事情正正常常地做完就行了。
如果你现在做的事让所有人都满意,那就说明你什么有价值的事都没有做。
我会问自己说如果有一天我打网球这件事再也不能发朋友圈或者发微博了,我还会不会打?我还是会打的。所以它对我来说更纯粹。
当我决定投资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资本在他人身上时我一贯和自己确认的三件事:1)这个人是否每次见面都能教我很多的东西;2)想到未来的 5-10 年要和 TA 比较频繁地打交道,自己是觉得麻烦还是会觉得愉悦;3)TA 是不是有理性的野心。
外界可以干扰到我的,都是我身体里那些还没有对自己诚实的部分。
我决定不 worry about 受众是谁,我就做我觉得对的事。接收到这种感召的人自然会找到我的。
一个方法如果长期有效,那么它很可能经常是短期无效的。
这世界上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要听他们的话,他们的人生非常可怜。只去找最好的人学,我说的是 the best of the best,找不到生活中的人就看最好的书,坚持下去。别浪费时间了,做自己吧。
每当我听到有人说「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系统地学习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在心里都把它翻译成「如果没人帮我整理好总结好并且手把手教我怎么做还得立刻看到效果的话,我就不打算花时间学它了」。
做不到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解释为什么做不到,做得到大概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想做到。
问问自己:你不停找事做,是不是为了逃避做重要的事情?
产生高质量谈话的一个简单技巧:不要和我说结论,和我说推导过程。
在人生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里,哪个不及格,优先练哪个。都及格之后,哪个最喜欢,优先练哪个。
没那么多为什么和怎么办啊,就是量堆得不够。
职业生涯前十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找出接下来五十年你想和谁以及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
对于生活,我们追求朴素,一切从简:我们赚钱,靠的是记住浅显的,而不是掌握深奥的。
想要从 A 点最快地抵达 B 点,不是要在两者之间划一条直线,而是将整个地图折叠起来,直接让 A 点与 B 点相遇。用三维的视角解决二维的问题其实是无比轻松的。遇到问题永远跳到更高维度思考,是一个可以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这两年学到的一个人生经验是,如果真的想要一个东西,就不要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它的某种低配版或者替代品。好东西的价值几乎总是被低估的,而看起来七八十分好像也说得过去的东西其实价值为零。
虽然我总被教导(且也常不识趣地教导别人)做事情的最佳驱动力是爱与创造之心,但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我做一件事的主要原因还是「这帮人做的是什么垃圾啊算了还是我来吧」。亲测挺有效。
人的一生大概就是在给予自己一种允许。允许自己可以感到轻松和愉快而不会觉得惶恐,允许自己可以无所事事而并不感到愧疚,允许自己接受别人的喜欢而不会觉得不配,允许自己变得卓越而不怕体会孤独,也允许自己受到伤害但并不感到这就是末日。给予自己允许,然后改变才能真正地发生。这大概就是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吧。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我受过这么多苦痛,所以要努力让别人少受到这样的苦痛;另一种是我受过这么多苦痛,所以要加倍把苦痛施加给别人。
做自己有个很棒的附加好处,就是别人会因为真实的你而喜欢你,而不喜欢你的人也会自动消失在你的生活里。长期来看这买卖也太划算了。
人要想在一件事上做到非常好,重要的是早点放弃那些自己做得「还挺好」的事情。
一个坏的决策要远远好于迟迟没有决策。
很多事情,有过一次,你就信了。「信」是最重要的,哪怕只有过那么一次。
知道一件事会不会发生,比知道一件事什么时候发生要容易得多。把精力用在准备那些必定会发生的事情上,而不去在意它发生的时刻。
一种做作品的核心方法是制造难忘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不管文字、视觉、声音、音乐、故事、角色、场景......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于这个终极目标,其他都退居其次。
把自己领域的事情做到最顶级,那么不管其他领域发生了什么,你也其实什么都没错过。因为在最上面那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是不分具体领域的,他们都归属于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把事情做到了最 NB 水平的人」领域。
相信我,真的。别想什么一万小时定律了,太遥远。任何事你坚持 50 小时就会有很大突破,100 个小时基本就会有质的飞跃。只要是实打实、认真思考、刻意练习的 100 小时,绝对没问题。
不要在输入不足的时候强行领悟。
多花时间思考怎么做好手上的事,少花时间幻想走了多少进度条。
好东西通常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未来想和这样的人一起做点事情。
据我的有限观察,仅就做事上来说,大量大量的人都是 70 分水平的,这让那些 80 分水平的人显得格外出色。而人生至此我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反复克制住想和 80 分人合作的冲动,花上足够的精力和耐心,坚持只和那些 90 和 95 分的人一起做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变成一个配得上他们的人。
我身边有太多「上进」的朋友了,TA 们常常处于一种,我要努力、我要进步、我要改变、我要更好...的状态里。但这些表述反过来其实意味着:我不够好、我不够努力、我进步的还不够。于是在这种「自我鞭策」的过程里,对自身的不满意与指责越来越被强化。最终事情只有两种结局,TA 们没达到自己设定的某种目标——于是痛苦万分,继续自我指责;TA 们达成了最初的目的,但过程痛苦万分(因为一直在否定自己),而抵达的那一刻可能会高兴 10 分钟,然后就进入新的一轮「我不够好」--「设定更新的目标」--「陷入痛苦的过程里」的循环了。
你现在的生活处境基本上是你 24-36 个月之前的决策质量决定的,所以现在你花大部分精力想的也应该是能影响你两三年之后人生状态的事情。
只要你持续保持创造,迟早都会迎来那个意识到「原来自己此前的所有经历,都是为了这个作品」的时刻。
永远拒绝刻板、僵化、阻塞,永远热爱松弛、舒展、流动。
长期来看,在一个领域内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次都意图获取远超平均值的发挥。
还记得上一次无忧无虑地和人一起看星星是什么时候么。
达成假想目标之后的那句「然后呢?」可能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问题之一。
不要吝惜去传递人与人之间哪怕最微小的一点善意。在如今这个时代,爱可能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了。
遇到「这个很好,但是我不喜欢」的东西是很幸运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一次接近了自己。
我知道所有这些弯路都是必须的。
人吧,有的时候,一没忍住,做了那个 75 分的事情,就把某个 120 分的事情挡在大门之外了。
我现在就有一种自我催眠的技巧,就是我去任何一个地方我就不做攻略,零攻略。就只干两件事,第一定好机票,第二知道自己住哪。然后每天早上在当地吃饭的时候,我就想今天去哪,这个东西我就反向催眠自己和训练自己一件事,就是我还会再来的。你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巨大的事,我反正还会再来,对吧,我这次先别那么累,没逛完下次再说。
想要一个长期计划成功,就要允许它时不时就失败。
年轻的时候觉得奋斗和努力是最重要的,整天想着怎么「精进」,长大以后没想到能够无所事事、敢于无所事事才是特别宝贵的。
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资助你身边某个(或某些)朋友一年合理的生活开销让 TA 专心创作,然后换取 TA 最终作品所带来所有收入的 10% 的话,你会怎么选?你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一个事情重要且不容易,那么不自信的人根本不会开始做,能力不行的人做一两年就做不下去了,聪明人第三四年通常会放弃因为选择太多,五六年要没起色很多任劳任怨的人也会坚持不下去。所以如果真的能把一件事持续地做个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你就会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怎么突然就赢了。
其实人们常渴望的那种「内心强大」是不存在的。因为「强大」的潜台词好像是,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不当回事或者能轻松搞定——但真实的人生告诉我们,「强大」更多意味着在遇到困难、疑惑和恐惧的时候,能够继续前进、保持乐观、努力地生活下去。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无所畏惧」,有的只是我们在感到害怕的时候,最终做出的选择。
想要一个东西就大胆去要,但别包装成别的东西去要。越复杂的东西就越脆弱,而最简单的东西如一把光剑划破虚空,生出奇迹。
你那个早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直相信有一天会做、不断告诉自己随时都能开始做的事,如果不停止去找各种借口、不把它放在至高无上的优先级、不惜为之牺牲其他各种事的话,是永远不可能开始做的。
要一直做那种,如果赢了,就可以特别幸福和开心、如果输了,就可以收获一个可以讲一辈子的故事,的事情。